A+ A-
A+ A-
戳我直接看全本

见识到五一的热度之后,两个人果断的回家各找各妈,毕竟桂林山水都快堵成马六甲海峡了,故宫更是跟晒大枣似的。

【小说看多了,总觉得穿越回古代当个状元轻轻松松,结果现在才发现,原来我的老祖宗是超人。】

“何为状元。”汉宣帝刘询疑惑发问。

王维下棋的手一顿,这话倒是没说错,状元想来也不是很难。

“若是许我科考,不说状元,至少榜在前列。”李白怅然若失,呢喃道:“为什么困住我的,偏偏是我无法改变的。”

“咋回去了呢,还想看看外面的世界。”朱厚照撇了撇嘴。

“我等寒窗苦读数载,能登天子堂已是幸事,状元岂是简单之事。”张廷玉觉得后世之人,多少有些自信了。

【先拿武状元来说,武考第一项开硬弓,最高十二力,相当于现在的142斤,而且还需要连续拉开三次;第二项拉大刀,最高120斤,还得武出刀花;第三项的举大石,最高更是达到了三百斤。

如果你以为武考选拔的是力气大的莽夫,那你可就错了,古代武考对言语才貌皆有要求,不仅上得了战场,还得懂兵法指挥,是真正的六边形战士。

如果说到这里还没有概念,那我告诉你,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,三拳就干碎霍元甲的武侠梦,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宫保田,躲开了张作霖两颗子弹,而他还是比武状元低一阶的武进士。】

“这是选拔将军的方式吗?”刘彻实在是不懂,又问卫青。

“你可能拉开十二力的硬弓。”

“能。”卫青上前一步,“回陛下,若是按照天幕之中的要求,臣皆符合。”

他换算了一下,三百斤的石头倒也是能举起来的。

“哈哈哈,朕自然是相信卿,朕大汉也有武状元。”刘彻大乐。

龙城一战,其余将领皆失利的情况下,只有卫青打出了大汉的威名,刘彻现在是越来越倚重他。

就是怎么看怎么喜欢。

“还有武状元么,也是科考?”李世民若有所思,他知道科举,前朝就已经初具规模,不过也并未把这个太放心上。

实在是他大唐如今不缺将领,至于治世的能臣……

李世民眼光在朝堂逡巡了一番,有是有,不过是时候该有新鲜血液了。

武则天看到这里,露出了满意的表情,武科一事,看来是可行的。

前朝从未开设过武举,想来她会是第一人。

“确实是不简单啊,幸得君王浩荡,开设武举,也叫我等人有入士之望,某必将报效朝廷。”郭子仪年仅二十,取得武状元之名,如今正是志得意满之时。

“哼,一群鼠目寸光的小人,简直是没眼光。”黄巢气急,他觉得自己长的还算可以了,为什么就这样把他黜落。

张作霖皱起了眉头,这是什么意思,怎得还拉踩他呢。

两颗而已,老子拿个机关枪扫不死你。

【这时候你就要说了,学武不成那就去学文啊,那么接下来登场的是,报考人数高达四十万,录取人数不足四百的古代最卷科考,北宋嘉佑二年科考,千年龙虎榜。

系统为你匹配的对手,是唐宋八大家的三苏,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,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颐程颢,是说出“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、为往圣继绝学、为万世开太平”的张载,是被苏轼称为百年无人望其项背的章衡。

而且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个文武双状元的郑冠,主打如果阁下听不懂四书五经,那我还略懂一些拳脚。】

嬴政狠狠羡慕了,报考人数四十万这是什么概念,至少这四十万都是有管理国家之能的。

若是他能有这么多人才,何愁心中理想不能实现。

“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,这话说的太好了。”韩愈反复咀嚼刚才的话,竟然红了眼眶。

“这不就是吾等一生所求么。”

“那不是朕的年号吗。”宋仁宗内心都有点激动,大笑,“千年龙虎榜,好一个千年难遇啊。”

宋仁宗对这场考试印象也是很深,确实是有才。

又问欧阳修,“爱卿,这场考试可是你主持的。”

“回圣上,确实是臣主持。”欧阳修笑道:“才华出众者众多,臣与同僚阅卷之时,每每遇到卷子都要纠结一番,最后竟是一直在纠结了。”

“还是仰仗圣上圣明,爱才之心天下皆知,朝堂内外四海升平,百姓安乐富足,才会有众多才子入京科举。”

“正如唐朝太宗皇帝所言,天下才子皆入圣上彀中了。”

虽然说宋仁宗是仁君,但是拍马屁嘛,顺嘴的事儿。

也不得不说这些话拍到宋仁宗心坎上去了,“如此才子,朕倒是要重新斟酌一下。”

也不是所有上榜的进士都被重用了,天幕透露出来的这些人,倒是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,以后但凡不是那种作死之事,想必一生仕途直上了。

“爹倒是为你们丢人了。”苏洵叹息一声,虽然说天幕也提到了他,可他并未中进士,倒是比不上两个儿子了。

苏轼安慰道:“爹这次只是失误,你没听天幕说嘛,唐宋八大家哎,咱们苏家占三个,爹的才能想必后世皆知,之后肯定会中的。”

“就是,咱下次科考肯定就中了,进士那么多,留名青史的才有多少,可见咱们的实力。”苏辙也道。

此刻他们高中不久,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,少年意气以许国。

“程朱理学,这朱是何意?”程颐注意到了自己,心底说是不高兴是不可能的。

既然能与那个人统称理学,想必都是同路之人。

{穷学文富学武,学武的家境大部分都是不错的。}

{苏轼: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

章衡:哪儿有空写诗,哥们要去朝堂开喷了。}

{这是真的,当苏轼还在抱怨不得志的时候,章衡已经在官场上嘎嘎乱杀了。}

{确实,李白能写这么多诗,就是因为他不能科考。}

评论区甚至还有青州博物馆收藏明代赵秉忠状元的试卷,一手馆阁体引得评论区一阵羡慕和震惊。

“这有何难,字迹工整本就是基础,若是试卷都不清晰,早在第一眼就被刷下去了。”

好多人对这个试卷,并没有多么惊奇,这只是他们的日常罢了。

李白本就难受的心,随着陆饮溪刷评论区的动作,更是碎成了渣渣,难道他这一辈子注定不能入仕了吗。

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,主打一个破碎感。

“难道我郁郁不得志吗?”本来还意气风发的苏轼,看到了评论区也开始迟疑起来。

章衡表示,别说太多,让人抓到他把柄就不好了。

更新时间:2025-06-11 19:11:34 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